学院教师开展“送教(培)进藏”智力帮扶活动

——教学与实践表演并重,助力孩子们重燃希望

来源:继续教育学院发布时间:2025-04-09浏览次数:16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328日至43日,应定日县教育局邀请,学院选派心理教师张欣、基础部艺术教师赵琳娜、植科系李乐滢老师3名教师,开展为期7天的“送教(培)进藏”智力帮扶教育教学指导活动。

三位教师以顽强的毅力克服高原反应,跨越4000多公里,通过创新教学+实践双轨模式,为当地中小学送去特色课程与艺术疗愈,用知识与音乐为震后学子点亮希望之光。教育赋智、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德艺双馨的疗愈手段,让灾区孩子们感受到了关爱与支持。

艺术教师赵琳娜在定日县第二初级中学开设题为《琴韵雪域·沪藏情深——在党的光辉下,走向我们的新西藏》公开课,并展开两次小提琴演奏艺术交流活动。课程以音乐疗愈主线贯穿,让学生们通过对沪藏印记的艺术转化、两地非遗文化认同的创造性表达与音乐重构,共同完成作品创作与展示。教学中不仅激发了孩子们对音乐艺术的想象力与兴趣,也让学生们在艺术实践表演中感受到民族文化的传承重要性与感染力。

心理教师张欣围绕“动力学视角下青少年心理发展”主题开展专题讲座。为教师与学生们提供心理支持,帮助学生们更好地适应灾后生活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课后通过交流与个别咨询、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增强自信心和抗逆力。

植科系李乐滢老师为定日县长所小学的孩子们带去了压花手工劳技课。在课堂上,李老师注重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大家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用匠心传递上农人的初心与使命。

本次活动三位教师在继续教育学院的指导下,以构建灾后艺术、人文、心理重建机制为初衷,穿插数字化教学资源,建立创新式教育帮扶模式,为高原地区传递人文温度,激活内生发展动能。不仅送教,更加强了沪藏之间的情感纽带。受灾地区的孩子们在精神上得到了极大的鼓舞和支持,他们纷纷表示,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努力学习知识,长大为建设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